東下河村屬土石丘陵地帶,地形呈四周高中間低之勢;這裡土地肥沃,歷代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收入,農作物有穀子、玉米、高粱、豆類等;這裡屬大陸性季風氣候,年均無霜期約為140-180天;村里礦產品貧乏,歷史上有這青石的開採,目前尚未發現其它資源。
改革開放以來,東下河村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在政治上創造了以“民主議事”為中心,以“民主理財”為重點的“村務公開,民主管理”的模式,實現了管民治民到民主理政的轉變。經濟上,農民人均收入達到了2800元,實現了質的跨越。
東下河村(Dōng xià hé cūn)位於陵川縣西南部,在附城鎮南5公里處,因位處於下河之東而得名,西與西下河村相接,東與大槲樹村相交,村民總戶數42戶,人口138人,530多畝土地,其中305畝耕地,188.5畝退耕還林地,還有40畝果園。
東下河村屬土石丘陵地帶,地形呈四周高中間低之勢;這裡土地肥沃,歷代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收入,農作物有穀子、玉米、高粱、豆類等;這裡屬大陸性季風氣候,年均無霜期約為140-180天;村里礦產品貧乏,歷史上有這青石的開採,目前尚未發現其它資源。
改革開放以來,東下河村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在政治上創造了以“民主議事”為中心,以“民主理財”為重點的“村務公開,民主管理”的模式,實現了管民治民到民主理政的轉變。經濟上,農民人均收入達到了2800元,實現了質的跨越。
後山村位於陵川縣西南部,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,掩藏著豐厚的歷史信息。後山村在春秋戰國時期舊有了人類居住,何時建村,已無從考證。明清之前為“堠子山村”...
村情概況 歷史沿革 經濟發展 自然村 文物古蹟莊裡村(zhuāng lǐ)位於陵川縣西南部,距陵川縣20公里,村東與峰西村、城東村搭界。
村情概況 地理氣候 資源 經濟歷史 自然村山西省陵川縣附城鎮下轄村西下河村(Xī xià hé cūn)位於附城鎮南5公里處,因位處下河之西而得名,古稱大石片村,為獨村大隊。東傍東下河,北與峰西...
地理氣候 歷史人文 基礎設施建設 河流 古寺廟鼻良掌村,歷史悠久,早在唐朝之前已有人居住,先後大多從山東省移民而來。 村東南大廟一開兩院,建制嚴正,村南春秋閣,跨河而建,十分壯觀,兩處均為清中時期建...
村情概況 地理氣候 經濟發展